虽然司马懿复出了,但是曹魏为了一次彻底的剿灭刘循,同时也为了防备孙权,几乎将他在河北的机动兵力全部抽调一空。
如果非说曹魏在河北还有激动兵力的话,那就是在幽州还有一支五千人的骑兵。
那是专门用来防备辽东公孙康的。
而刘循之所以在攻占了河内却没有继续往邺城进军,首先他知道,想要拿下上党和壶口关,那是十分困难的。
只要是在这两个地方磨蹭上个十天半月,各地曹魏的援军一旦聚拢过来,后果就会是颠覆性的。
但是刘循屯兵在河内则不同,既可以向东威胁邺城,也能随时走西南原路撤回关中,最重要的,也是刘循最想做的,就是歼灭从晋阳出援邺城的援军。
只要打掉了这支援军,攻破晋阳,也就不在话下。
曹魏的并州刺史名叫梁习。
梁习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上虽然是籍籍无名,但是在历史上可以说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
他主政并州之后,威震鲜卑,斩杀叛胡,其政绩常为天下州郡之最。
甚至于连曹操都感叹:“西北没有战事忧患,都是梁习的功绩。”
梁习接到了曹叡要求勤王的圣旨之后,立刻起晋阳人马两万,日夜不停的南下,直奔邺城。
并州大致就是现在的山西,晋阳则是太原。
之所以说大致是,那是因为东汉的并州比起现在的山西要大一些。
论山西的形势,最是完固。
它的西面、南面是黄河,东面是太行山,北面是管涔山、恒山。
其内还有吕梁山、太岳山,更有汾河穿流其间。
这样形势就造就了就算敌人深入山西,防守山西的一方也可以采取内线歼敌的策略与敌人周旋,只要战法得当,转危为安也是轻而易举的。
尤其是太行山有八条孔道,称之为太行八陉,可以直通冀州,也就是现在的河北。
可以说,山西这个地方进可攻,退可守。
在天下所有的地形中,除了关中,就是山西顾炎武语。
汉军游骑探得消息,梁习率领的并州魏军还有一天的路程可以抵达上党,刘循毫不犹豫,全军迅速北上,集中魏军往上党的必经之路,一个叫老马坡的地方埋伏起来,只等梁习自投罗网。
老马坡距离上党只有不到一百里的距离,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山岭。
岭高陡绝,跋涉维艰。
就在汉军悄然进入,埋伏的第三天清晨,大雾弥漫,梁习率领着他的人马抵达了坡上。
上了老马坡的梁习内心惴惴不安。
刘循的汉军既然占领河内,既然刘循的目标是攻占邺城,那他现在应当在攻打上党啊。
可是为什么上党方面没有一点消息呢
难不成上党已经被他刘循攻克了
就算他拿下了上党,那还有壶口关,可是壶口关也没有动静。
这是什么道理呢
一阵寒风呼啸而过,梁习油然生出了一片迷茫和恐惧。
突然,晴空惊雷,一片战鼓隆隆响起,喊杀声从老马坡的两侧犹如潮水般的压来。
梁习大吃一惊,还不及下令,羽箭犹如暴雨般的呼啸而来。
眨眼的功夫,梁习和他身边的百余名排刀手被射成了刺猬,倒在了地上。
梁习虽然还没有断气,但也已经是奄奄一息,右手有气无力的指着天空,喉结动了动想说话,可是说不出一个字来,只有鲜血犹如泉水一般的从口中喷涌而出。丝泪水从眼眶中流出来。
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一世英名竟然会断送在这里,断送在这个他来来回回走了不知道多少趟的山路之上
老马坡上顿时大乱,魏军被山洪一般占据着绝对优势的汉军分割成数段无情的杀戮。
不到半个时辰,太阳挂上了半空,雾气已经全部消散,老马坡的喊杀声沉寂了下来,取而代之的是汉军响彻群山的欢呼之声。
汉军在歼灭了梁习之后,刘循下令全军休整一个时辰,然后迅速北上,直扑晋阳。
拿下晋阳才是这一次刘循反击的主要任务。
张任、庞德、赵云、马忠率领铁骑、轻骑先行出发。
他们的任务是如果能突袭拿下晋阳最好,如果拿不下来,就扫荡晋阳附近的所有城镇村坊,将晋阳围成一座孤岛
晋阳这个地方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为河东之根本,诚古今必争之地也。
战国之时,人们以为赵国的灭亡是因为长平之战的失败,其实在秦庄襄王二年,从蒙骜占领晋阳开始,赵国的灭亡就不可挽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