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敌兵的人头挂在马脖子上是秦国以首级论功留下来的“传统”。
这样做既便于论功,也便于鼓舞己方士气,还能打击敌军的士气。
庞德、赵云这一战不要说在夏侯惇的心里留下了阴影,就是庞德和赵云都被吓到了。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骑兵只是简简单单的在战马上装上了马鞍和马镫,战斗力竟然会彪悍到令人恐怖的地步。
三千骑兵对三千骑兵。
战损比例竟然是零比三千
夏侯惇立刻抽调出五千长枪兵,五千弓箭手,排成攻击阵型,准备应对西川贼寇的进攻。
但是,庞德和赵云不陪夏侯惇玩了。
两支骑兵各自组成一字长蛇阵,并列而行,往东南方向狂飙而去。
庞德、赵云当然不是要撤离战场。
在开战之前,刘循就指导过他们用兵策略,只要敌人准备好了防守的架势,就立刻撤退,利用骑兵机动力上的优势,转向另一个方向去打击敌人。
东南方向有谁
肯定是于禁了。
刘循亲自驻守的营寨的寨墙当然没有长安城的城墙坚固。
但是兵力多,而且刘循选择的扎营的是地方好。
左侧和后面有河流环绕,既保证的水源不断,又能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
右侧是一片树林;
正前面是一方凹地。
就算曹军从正面发起进攻,这片凹地就是他们的墓地。
因为刘循在刚一扎营的时候就在凹地里面挖掘了一些陷阱,并投掷了铁蒺藜。
铁蒺藜是专门用来阻挡骑兵冲锋的,但是因为刘循将营寨扎在这片凹地的正前面,那这片凹地就正好在汉军弓箭手打击的覆盖范围之内。
于是,这些铁蒺藜和陷阱配合起来就算铺在地上的铁蒺藜肉眼可见和陷阱也能分辨出来,也可以起到阻挡步兵冲锋的作用。
于禁两次下令弓箭手掩护步兵冲锋。
这样的话弓箭手和步兵的移动速度是相当的。
如果步兵在前面,那不是给汉军当做靶子练箭法了吗
可是,因为汉军在凹地中布置的陷阱和铁蒺藜,曹军无论是步兵和弓箭手只要进了凹地,就难逃活命。
于是于禁就改变进攻方向,又从树林这边发起进攻。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当第一批两千步兵从树林抵近汉军营寨的时候,汉军竟然大开寨门,魏延率领五千步兵,人人手持环首刀,冲了出来,对逼近的曹军发起突击。
五千对两千,优势在汉军,不到半个时辰,两千曹兵留下六百具尸体,退出了树林。
当于禁命令第二批一万步兵再次走树林这一路,向刘循的营寨发起进攻时,树林地上的杂草之中竟然布满了铁蒺藜。
显然,这些铁蒺藜是魏延在击退了曹军第一拨进攻,撤回营寨的时候刚刚洒下的。
刘循料定,第一拨进树林的曹兵不会太多,只是试探性的进攻,目的是要摸清楚树林中的状况,看看汉军有没有诡计,有没有陷阱铁蒺藜什么的。
所以刘循故意将他们放到营寨门前,就是告诉他们,你们回去和于禁说,这边西川贼兵啥也没有,可以放心大胆的进攻。
魏延在击退了这支曹军之后下令,命令将士们将随身携带的铁蒺藜立刻洒入草丛,然后退回。
当第二批一万曹兵再进树林,再当他们逼近营寨的时候,就发现情况不妙。
许多的兵士都被铁蒺藜扎伤了脚,摔倒之后又被二次扎伤。
这个时候,魏延首先从营寨中射出乱箭,让曹兵更乱,让更多的曹兵踩中铁蒺藜,当冲在最前面的曹兵陷入一片混乱之后,魏延再次率兵出击,对混乱的曹兵展开疯狂的杀戮。
曹军的人马虽多,但再次被汉军击退。
这一招刘循是向贾诩学的。
就是贾诩要张绣以败兵第二次追击撤退的曹操的这个战例中学来的。
举一反三,活学活用。
这一次,为了震慑从这一面进攻的曹军,刘循下令,将所有阵亡曹兵的人头都剁下来,堆放在一起,形成一个“人头山”。
并且在“人头山”上挂上一块木牌:
过此山者,留下脑袋
从右侧进攻的曹军一战就被打自闭了。
他们看着袍泽兄弟的人头被敌人这样摆放着当然怒火中烧,但是他们谁也不敢再次发起从这里进攻,只是看着默默的愤怒,这样能不自闭吗
夜幕虽然缓缓落下,但是天空依旧被战火烧得通红,火把照得犹如白昼一般。
就在于禁在曹操的催促下准备再次从正面发起进攻的时候,于禁大军的侧后方突然传来骇人的喊杀声。
庞德、赵云率领骑兵过来了。
但是,他们并没有对于禁的人马发起冲击。
因为他们的兵力有限,只有三千骑,再是精锐的骑兵,那也是冷兵器厮杀,一旦冲击,难免出现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