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五章 钱粮的问题我来解决(1 / 2)

耕耘贞观 倚夜听雨 2435 字 15天前

,耕耘贞观</p>

“铁船能漂浮在水面上?”李淳风听到李泰的话,倒略带几分惊讶道。</p>

“不知道啊!”李泰看着李淳风笑道,“若不行,你就用数学证明不行就好了!”</p>

李淳风看着李泰的随意姿态,倒也只当这是个数学游戏,道,“那便试试!”</p>

就在李泰与李淳风两人看着农业学府的学子在天津土地上开垦时,李泰便又写了一份手书传给薛大鼎,让他来一趟天津城,商议下开发沧州的事。</p>

因朝廷已给了自己行政之权,自己能插手沧州,可以通过某些手段直接派遣徭役了。</p>

薛大鼎先看了李泰的回信,接着又连忙打开李泰为安他心思,从朝廷发过来走了中书省的圣旨,让薛大鼎松了一口气。</p>

薛大鼎也没半分迟疑,当天便带上王有方这录事乘坐着舟船向天津城而去。</p>

薛大鼎下了船只,感叹道,“却不想这一日便到达天津,杜相逼得我们修疏通运河建立港口后,没想到能这般的迅速。”</p>

“薛刺史,这可算不得什么,还能更快呢!”王有方对薛大鼎道,“您这边请!”</p>

薛大鼎听到王有方的话语,跟着王有方来到一处马车行,这马车上有着修长轨道,向天津城方向蔓延过去,薛大鼎想了想,惊讶道:“莫非是驰道?”</p>

“正是!”王有方回答完,对管事人道,“这是我沧州录事的官印与过所以及两石粮票!”</p>

管事人员检查了王有方手上的官印与过所后,拿了粮票很快便给王有方和薛大鼎两人准备这驰道上的车马。</p>

王有方则送着薛大鼎来到这车马里,道,“刺史您坐稳了。</p>

这驰道上的车马速度极快,今日就能去向燕王府投名刺!”</p>

不多时,这车马飞快飞驰起来,看着身边景物飞速的略过,薛大鼎虽然正襟危坐,但这般飞速的驰道却没乘坐过,不免带着几分不安道:</p>

“这驰道是……”</p>

“这是燕王修建的起来的驰道,我上次趁着这驰道去港口的。”王有方感慨道。</p>

薛大鼎听到这话,摸摸下巴道,“这驰道是燕王修建起来给官员使用的?”</p>

“不是,据卢司马说,这主要是给航运的货物使用的。</p>

每条轨道每天要运货多少,都要提前申请。</p>

因为这驰道贯通天津港口与津口,能直接从港口运输到津口上!”王有方道。</p>

“为何要这么操作,直接顺着入海口,把船只开到了港口难道不好吗?”</p>

薛大鼎听到王有方的话,有几分疑惑道,“反正到时候直接卸货就好了,甚至把船开出海去不就可以了吗?”</p>

“这个我也不是很懂!”王有方这倒没回答上来,道,</p>

“卢司马说过,在河里的船在海上行驶是很危险的,所以想要直接出海是不现实的。</p>

另外则是什么别全部堵在港口上,后来我回去想了想,应该是这轨道直接就跟那些起重货物的地点相互连接了,避免了大量的人全部拥堵在了港口。</p>

所以,燕王把津口与港口拆了出来,又用驰道连接了起来。</p>

这样的话,某种程度上来说,整个天津都是一个大港口了!”</p>

“有方,你很不错,很有成长!”薛大鼎听到王有方的话,摸了摸自己的胡须赞道。</p>

薛大鼎却又问道,“那在此地乘坐马车又是怎么回事?”</p>

王有方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回答道:</p>

“这是燕王给有急事的官员安排的,只允许官员乘坐。</p>

且每次乘坐每人都需上交一石粮食的价格作为车马费。</p>

当然如果给现钱也可以,不过一般上会比市价多收取一层。”</p>

“给官员准备的?”薛大鼎听到这话,倒有几分意外。</p>

王有方道,“据卢司马说,因为燕王认为,有官员从外地而来,多数都是身有重任。</p>

快点让对方到达天津就节约出几分处理事情的时间,与之对比区区一石算不得什么!”</p>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收钱?”薛大鼎又问道。</p>

“这个……在下也不知道?”王有方对薛大鼎老实回答,“还是请刺史自己去问问吧!”</p>

“你呀!”薛大鼎听到王有方的话,想要笑话几句,但话语间,却已经从天津的郊区已经见到天津城城池了,却是感叹这驰道的迅捷啊!</p>

当然,至于粮票的事,薛大鼎多少记在心里,等到自己发俸的时候还给王有方。</p>

因为王有方出身中山王氏,乃王睿后代,比较起自己这官奴出生的人富裕太多了。</p>

所以平日里面的一些费用,基本都是王有方负责出,但等到自己发俸时,自己再给王有方补上。</p>

这也是双方的一种相处模式,相互之间倒也相得益彰,没有因此闹过。</p>

就在这一眨眼的时间,已经见到天津城,而这驰道倒也是绕着天津城而过,并没直接进入天津城中。</p>

不过到了城门口,却见到这天津城内倒是有几分长安城的风气,依旧是方方正正的坊市,并且城门口更是能够叫到马车直接把人拉到指定的位置。</p>

在这里,拉一趟车也不过只是几文钱,最高就没超过五文价格。</p>

与之对比,薛大鼎不自觉的感觉到一丝肉疼,那可是整整一石的粮票,幽州地区可是五十五文起步啊。</p>

说实话,这价格主要怪李泰,李泰大力收购粮食,把幽州地区的粮食价格收到五十五文,甚至已经有每一石六十文的趋势了。</p>

这个价格对比起其他一些产粮地来说算是相当高了。</p>

“幽州的粮价怎么还是这么低啊……”李泰看着公文喃喃道,</p>

“居然连每石六十都破不了,现在这季节不都应该是青黄不接才对嘛!”</p>

“燕王您做个人吧!”李淳风看着李泰看公文的样子,忍不住在心中摸摸吐槽</p>

“自古以来,就算贪官也未必起祈祷粮食涨价啊,若被外面人见到怕不是要怒目欲裂!”</p>

当然想归想,但说总归是不能这么说的,李淳风道,</p>

“燕王,您大张旗鼓的让高陵送粮食过来的事,整个幽州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p>

这时候谁会涨价,谁敢涨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