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与杜如晦的交锋(1 / 2)

耕耘贞观 倚夜听雨 2436 字 15天前

“杜如晦居然参合进来了……好事啊!”</p>

李泰收到了这个消息,第一时间便觉得这是件好事,毕竟房谋杜断,自己想要跟杜如晦搭上关系可不容易啊。</p>

严格来说,自己哪怕到现在都跟杜如晦没什么关系。</p>

别看因为自己出现所以让杜如晦渡过了这次疾病,但现实来说,是李世民过来宣旨,是孙思邈过去医治,跟自己这个越王的关系并不大。</p>

所以对李泰来说,自己跟杜如晦间的关系未必算得上多好。</p>

实际上,李泰也不需要跟杜如晦有多好私交,自己所需要的只是个公平公正的态度而已。</p>

而房玄龄与杜如晦他们哪怕不想要参与党争,但就立场而言肯定是想维护李承乾的。</p>

对于这点,李泰并不感到意外,甚至李泰也不在乎。</p>

因为李泰需要得只是让这些人能看到自己是干实事的,且并会打扰自己干实事就够了。</p>

他们到底是开国时候的良相,开国一代跟后面的丞相最大的区别就是,这一代人基本上都是做蛋糕的,所以这批人哪怕态度偏向李承乾,但该干的事实还是要干的。</p>

对李泰来说,自己的要求也不需要多,不要打扰到自己干活就足够了。</p>

不过,杜如晦参与了这件事情后,倒马上来到高陵,打算与李泰会晤商议。</p>

同时,杜楚客作为他的弟弟,更第一时间把杜如晦迎接到高陵县衙来。</p>

“山宾,最近是你在处理高陵的政务吗?感觉你消瘦了不少。”杜如晦看着案几上文案,上面很多批注都是都是杜楚客的字迹,随便扫视了一眼,便是拿起一份看起来。</p>

“我很好!”杜楚客倒从这小山似的政务中抱了一堆放在自己桌子上继续批改,说道,</p>

“倒是兄长你,才刚刚大病初愈,不再休息一两个月吗?”</p>

“我可闲不下来,休息这么久时间已足够了!”杜如晦摇摇头,继续看着这些事务,道,“看起来,你在高陵的工作挺充实的!”</p>

“高陵的县令是越王,到底未曾及冠,只要不去长安,每日都要去农学学府上课。</p>

马县丞更去观测渭水地势,所以也就只有小弟来处理这些杂事了!”</p>

杜楚客说道这里,“兄长先等等,我这就派人去催,越王向来准时,想来不就就会到了。”</p>

“是我来早了!能见越王之前,与山宾你见一面也是好的。”</p>

杜如晦的目光落在这些堆积起来的文件上,微微皱眉道,</p>

“高陵县令,需要处理这么多的事情吗?”</p>

杜楚客低头批阅政务:“还好,主要是这段时间正好是春耕,等到了春耕结束会轻松点。</p>

高陵这里的农作物是小麦,主要在四五月份收割,到了六到九月初因为是渭河的丰水期,所以漕运最是丰盛,十月差不多要播种冬小麦了,到冬天,那练煤场就到了最热闹的时候了。</p>

更不要说,现在徭役开始向高陵</p>

一年忙到头,除了做五休一的规定以外,也就过年能休息几天。”</p>

“但山宾你看起来却是乐在其中啊!”杜如晦看着杜楚客笑着道。</p>

“为百姓做事,为何不乐在其中!”杜楚客听到杜如晦的话倒是从容回答道。</p>

对杜楚客来说,随着自己接手了马周的活,这事情累吗?这自然是累的。</p>

但这种累对杜楚客来说却是甘之如饴,累什么累,哪里有自己干活来得舒服。</p>

杜如晦看着杜楚客的样子,知道杜楚客在这里干得很是满意。</p>

别看着随着马周调查渭水,李淳风去了幽州,导致李泰人手严重不足,所以一股脑的把事情全部都丢到杜楚客的身上,换了一个人说不定干着干着就要罢工了。</p>

但自己杜家的人都是工作狂,只不过杜楚客更喜欢能够独断专行。</p>

作为杜楚客的哥哥,杜如晦清楚自己这弟弟性格,他属于那种专而有谋的类型。</p>

简单的说,就是让杜楚客独当一面那杜楚客就是一条龙,但让杜楚客跟别人合作,那杜楚客就算是没坏事,也基本上是在划水,他就是不喜欢跟别人合作。</p>

所以现在越王身边人手不足,杜楚客的能力反而展现出来。</p>

“越王到!”就在两人还在聊天时,下人开始唱名,而李泰也在这时候走了过来。</p>

李泰看着两人从容道,“两位来得真早,在聊些什么好像很欢乐?”</p>

“我与兄长正在聊为民做事,自得其乐!”杜楚客对李泰行礼道。</p>

“原来如此。”李泰点头道,“杜尚书重病痊愈,便马上关注此次的漕运计划,的确忧国忧民,为民做事能自得其乐想来应该是为官上上品了吧!”</p>

“越王过奖了!”杜如晦见到李泰到来,神色严肃的起来,一扫与杜楚客见面时候的欢愉气氛,对李泰认真道,</p>

“越王对我来此的目的是清楚的,还望能够与越王沟通,一起把在渭水漕运计划完成。”</p>

“我明白。”李泰点头道:“渭水从渭州而起,经渭州、秦州、陇州、岐州、京兆府、同洲,此不但跨越州县,更是跨越府道。</p>

所以需得有杜尚书这样的重臣坐镇,才能让这漕运计划真正的实行下来。</p>

否则单地方上的扯皮,便会消耗很多不必要的时间。”</p>

杜如晦听到了李泰的话,不由自矜的点点头,道:“越王却是心有腹稿,也是,这计划本来就是你与马县丞一起提出来的,不知道可否与我细说。”</p>

“这件事情,还需要杜尚书的通力协作才是。”李泰面对杜如晦神色从容道,</p>

“而且想要处理好计划,也需要多部门联手成立一个专属的机构。</p>

比如修建仓库很肯能需要征地,以及征调徭役,这些这就需要户部出面解决。</p>

这个过程中需要大匠与工件解决某些水道问题,这些又需要工部出面。</p>

至于官员安排更少不了杜尚书的吏部,甚至连刑部我觉得都应该塞个精通律法的官员进来,到时候出了什么事情,也能够按律办事。</p>

对比起到时候遇到什么需要往六部跑,还不如一开始就把各部人手都往这小组里塞。</p>

到时候出了什么事情也好对接。”</p>

“越王的这想法倒是新颖!”杜如晦听到李泰的话,脸上带着几分惊讶。</p>

说实话,李泰这个想法自然是好,而古代这种项目组自然是有的,不过却没像李泰这样把六部都往这里面塞人,顶多就是遇到什么事情让人往相关的部门跑一跑也就是了。</p>

毕竟古代是不做计划与规划的做什么事,未必想一年一年的拖,但效率的确不高就是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