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2 / 2)

大明铁骨 无语的命运 4452 字 1个月前

“臣,臣遵旨。”

心知陛下误会自己的周昌暗自叫着苦,一旁的朱大咸又补刀说道。

“其实培公如果当想要放还那些奴婢,不妨从自身做起,我记得上次到你府上,你那府上的色目婢的舞姿,那可是优美至极,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若是放还她们自由,不定她们公开表演,也可娱乐大众不是?”

一听朱大咸这样的讽刺,周昌的更是苦笑连连,朝中的大臣中,有谁家里没有几个海外奴婢,现在被人这么一说,他也只能苦笑拱手,同时岔开话题道。

“臣以为,断然不可出兵伪周!”

既然不能用大义加以阻拦,那就直接阻拦吧。

“陛下,这伪周,确实不宜出兵,否则很难像天下人交待。毕竟现在出兵伪周,等同于出兵救援他们,如此,救援一个由汉奸所建土邦,如何让天下人信服?”

“可是不出兵,又如何像天下人交待?”

对于他们的争执,朱明忠并没有做出决定,在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内阁大臣们争执不下的时候,就会把问题丢到自己这里,请求“圣裁”,倒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担当,而是有些问题确实不是他们所能决定的。

坐在龙椅上的朱明忠,思索片刻,然后开门见山的直接问道。

“其实,这件事,归根到底,还是和吴周有关,如果出兵保护侨民,等于间接保护了吴周,对吗?”

“回陛下,正是如此。”

周昌恭恭敬敬的回答道。不过陛下的话,让他觉察道,陛下对于伪周的态度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不称“伪周”,而称“吴周”,难道说,陛下对那里是另有打算。

“嗯,确实是如此,如果我们出兵的话,确实有可能造成外界的误会,他们会误会我们是去保护吴周,保护他们免遭德里方面的侵入吧。”

朱明忠笑着说道。

“其实,他们是想多了!”

随意的摆了摆手,然后朱明忠又说道。

“他们怎么就不知道,朕派兵过去,是为了让那个什么“吴周”自除国号,是为了斥责他们,这兵派过去,可不仅仅是为了保护侨民!也为了教训那些人,这么多年,吴家的人在那里做威做福多年,难道我大明就忘记当年吴三桂所犯下的罪孽吗?朕是不会忘的,大明也不会忘记,当然,鞭尸那种事情,朕不屑为之,可有些事情,朕是毕生不忘……”

原本就有意在吴周的问题上,作出一些变化的朱明忠,思索片刻后,然后说道。

“侨民,必须要加以保护,这是不能动摇的原则,既然侨民的利益遭到损害,那么,大明就必须要有所行动,德里方面……”

沉吟片刻,朱明忠对一旁的侍从官令道。

“传今五军都督府,命令他们制定计划,从南天门调过去一支舰队,如果德里方面不明白事理,那就想办法让他们明白,有些人,不教训一个他们,他们就不知道天高地厚!”

圣裁已经做出了,既便是有各种意见,作为大臣的众人也只能选择服从,对于这个结果,方以智并不觉得有什么意外的地方,跟随陛下多年的他,很清楚陛下是一个极为护短的人,绝对不会容忍任何国家欺负大明的侨民。

不派兵?

几乎是不可能!

“陛下,臣还有几项立法草案之事请陛下御览……”

说着便起身从袖子里取出了一份折子递了过去。

朱明忠接过一看是一份《济贫法》草案。依照大明朝的的规定任何一项法令在颁布胆必须以草案的形式呈报,然后,还需要公示三个月,尽管并没有所谓的审议过程,但是必须经过内阁的讨论,最后当然由皇帝批准,才能成为成文的法令。

在立法的问题上,朱明忠几乎不曾插手过,当然,除非了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不过就今天的这份草案,却让朱明忠感觉到几分为难。

济贫,大明确实一直都有成体制的济贫,只不过在另一方面,大明同样也有禁止乞讨的法令,而济贫也局限于没有劳动能力的人,这部《济贫法》从公布之初,就一直饱受争议,而争议的核心就是乞讨。

大明禁止乞讨,将乞丐流放到海外,是为了充实海外殖民地、诸夏,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多年来如一日的推进,直接让乞丐这个行当从大明消失。但是《济贫法》却准许乞丐在某些特定区域内乞讨,这无疑是与禁止乞讨的法令是相互抵触的。

当着大臣们的面,朱明忠初略地翻了一下草案,对于这个草案中提及的大多数内容,他都是支持的,毕竟,将济贫以法令的形式加以推进,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对于进步本身,朱明忠并不会排斥。

不过,他仍然取出了草案中的条款向询问道。

“诸位卿家,你们这条是不是写错了?”

给陛下这么一问,方以智等人连忙凑上前仔细看了看之后,以极为肯定的口吻回答道。

“回陛下,这一条款没有差错。”

“没有差错?那么之前朝廷颁布的法令呢?”

朱明忠指着草案中的一条以嘲弄的语气责问道。

“准确百姓行乞?难道诸位忘记了,之朝廷下令禁止百姓行乞吗?”